免责声明:今日财经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
    a16z:稳定币成为货币的三大挑战——流动性、主权与信用
    2025-07-06 22:56:52 pv / 分享快讯

    作者:Sam Broner

    编译:深潮TechFlow

    传统金融正逐步将稳定币纳入其体系,而稳定币的交易量也在不断增长。稳定币因其快速、几乎零成本且易于编程的特性,已经成为构建全球金融科技的最佳工具。从传统技术向新技术的过渡,意味着我们将采用根本不同的商业模式——但这一转型也将带来全新的风险。毕竟,以数字化资产为基础的自托管模式,与依赖登记存款的银行系统相比,是对数百年来银行体系的一次颠覆性变革。

    那么,在这一转型过程中,企业家、监管者以及传统金融机构需要解决哪些更广泛的货币结构与政策问题?

    本文深入探讨了三大挑战以及潜在的解决方案,无论是初创企业还是传统金融领域的建设者,都可以从中找到当前的关注重点:货币的统一性;美元稳定币在非美元经济体中的应用;以及由国债支持的更优货币可能带来的影响。

    1.“货币的统一性”与统一货币体系的构建

    “货币的统一性”(Singleness of Money)是指在一个经济体内,无论货币由谁发行或存储在哪里,各种形式的货币都可以以固定的比例(1:1)互换,并用于支付、定价和合同履行。货币的统一性表明,即使有多种机构或技术发行类似货币的工具,经济体内依然存在一个统一的货币体系。实际上,无论是你在摩根大通账户中的美元,还是富国银行账户中的美元,亦或是 Venmo 的余额,都应始终与稳定币等值——且始终维持1:1的比例。这一原则成立,即便这些机构在管理资产的方式上存在差异,且其监管地位也有显著但常被忽视的不同。

    美国银行业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正是确保美元可互换性并不断改进相关系统的历史.

    全球银行、中央银行、经济学家和监管机构推崇“货币的统一性”,因为它极大地简化了交易、合同、治理、规划、定价、会计、安全性以及日常交易。而如今,企业和个人早已将货币的统一性视为理所当然。

    然而,“货币统一性”并非目前稳定币的运行方式,因为稳定币尚未与现有基础设施充分整合。举例来说,如果微软、一家银行、一家建筑公司或一位购房者尝试在自动做市商(AMM)上兑换 500 万美元的稳定币,由于流动性深度不足导致的滑点,该用户将无法实现 1:1 的兑换比例,最终获得的金额会低于 500 万美元。如果稳定币要彻底变革金融体系,这种情况显然是不可接受的。

    一个普遍的按面值兑换系统将有助于稳定币成为统一货币体系的一部分。如果稳定币无法作为统一货币体系的组成部分,其潜在功能和价值将大打折扣。

    目前,稳定币的运作方式是由发行机构(如 Circle 和 Tether)为其稳定币(分别为 USDC 和 USDT)提供直接赎回服务,这些服务主要面向机构客户或通过验证流程的用户,且通常伴随最低交易额度。

    本文地址: - 今日财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今日财经立场无关。本站所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币市有风险、投资请慎重。